8月11日,随着最后一颗棋子落定,“崆峒杯”第四届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在平凉圆满收枰。赛后,参赛棋手兴致勃勃地登临崆峒山,在棋盘岭展开对弈,为此次围棋盛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古韵。
时下的崆峒山,钟灵毓秀,景色宜人。棋手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山间微风拂面,一扫比赛的紧张与疲惫。当来到棋盘岭时,眼前的景象仿佛将时间拉回了千年之前。这里,曾是古人对弈的场所,如今,新一代的棋手在此相聚,续写着围棋的传奇。

孟晓宇,这位业余6段棋手,7岁便与围棋结缘。大学毕业后,出于对围棋的热爱,她留在北京开起棋社,致力于传播围棋文化。“平凉是一个特别有灵气的好地方,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小时候学棋的感觉,而且成功升到了业余6段,这是属于我的一次圆梦之旅。”孟晓宇兴奋地说道,“比赛结束后,近距离感受崆峒山上围棋文化刻印的千年古韵,这种体验令人惊喜。”
秦雪宁第一次来到平凉。登上崆峒山,尤其是站在棋盘岭上,她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凉风习习,心境都跟着升华了。当坐在棋盘岭,打开棋盘,执子落定的那一刻,我好像穿越了千年,能想象到千年前古人在此对弈的场景,感觉我们正隔着时空以棋子交流,这种感动难以言表。”秦雪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围棋文化融合之美的赞叹。

围棋,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黑白棋子间承载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东方哲学。平凉,作为围棋的发源地之一,留存着诸多围棋文化遗迹,崆峒山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而在这片浸润着围棋底蕴的土地上,如今,以“崆峒杯”为代表的女子专项赛事不断发展壮大,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女棋手搭建起广阔的交流平台。从最初女子棋手参与度较低,到如今在各类赛事中大放异彩,女子围棋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省围棋运动协会副会长严玮此前曾表示,本次赛事落地平凉,是推动女子围棋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这次比赛,棋手们不仅能交流棋艺、提升水平,更能深切感受平凉“道源文化”与围棋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让平凉“全国围棋之乡”的金名片愈发闪亮。
“崆峒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等明年,我还来!”对来自上海的棋手汪姿妤而言,此次崆峒山之行像一场恰到好处的馈赠,让她从心底感到舒展。不同于上海盛夏里蒸腾的暑气,崆峒山的风里总裹挟着山涧的清冽,二十来度的气温不燥不凉,恰好熨帖了比赛的疲惫。
日头西斜,阳光渐趋柔和,棋手们指尖似乎还残留着棋盘落子的清响,他们的目光掠过崆峒山的层峦叠嶂,那些云海翻涌的壮阔、棋盘岭涌现的意境,早已在心底酿成温润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