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理疗机器人上线,AI如何成为健康助手?

时间:2025-04-21 14:33:00  0人浏览

近日,全球首场机器人半马让AI机器人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镜头转到深圳宝安区甲岸科技园的一个体验室,一台AI理疗机器人正缓缓移动机械臂,精准定位体验者的肩颈穴位,随着温热的砭石探头轻触皮肤,一双“数字巧手”在经络间游走。“它的力度均匀稳定,发热的节奏像呼吸一样自然,效果比人工推拿更明显。”一位因长期打羽毛球而肩颈劳损的体验者感叹,“刚按完,肌肉的紧绷感就消了大半。”

AI理疗机器人引领“新潮流”。(德壹/图)

从中可以窥见,在科技迭代的汹涌浪潮中,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版图。

AI如何成为健康助手

再往里走,推开德壹医疗研发中心的大门,仿佛置身于未来医疗的试验场——机械臂在模拟人体经络的模型上游走,3D视觉摄像头实时捕捉穴位坐标,六维力控传感器反馈着每毫秒的力度变化,而AI算法的“大脑”则在后台不断优化动作参数。这里诞生的每一台机器人,都是云计算、机器视觉与中医理论的结晶。

“从‘人机博弈’到‘协同共生’,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AI成为人类健康的最佳助手。”德壹医疗总经理张春光说,这一理念的落地,体现在德壹医疗的“人体自适应体系”中。

“具身智能(Embodied AI)的核心,是让机器拥有‘身体’感知和交互能力。”张春光向记者演示了AI理疗机器人的运作逻辑。通过高精度的3D视觉系统、六维力控与中医经络理论,理疗机器人能精准识别人体轮廓、穴位及受力阈值,结合智能温控技术,将推拿、艾灸等传统技法,转化为一套高效精准的AI理疗机器人解决方案。“比如机器人能根据患者实时情况动态调节理疗力度和温度,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二次损伤。”

长久以来,传统理疗行业面临专业理疗师短缺、职业伤害大、培养周期长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深圳市万科云城附近一家中医门诊内,从业20余年的推拿师张师傅坦言,“来这里按摩的都是‘打工人’,下班后和周末都爆满,有时服务了太多患者,我的手腕就僵硬得无法握拳。这样长期高强度工作,也容易得腰椎劳损。”

这具“会思考的按摩机器人”,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否会跟人“抢饭碗”?

“AI不是替代者,而是协作者。”张春光指向康复中心的一幕:AI理疗机器人正为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腰部理疗,而人类治疗师则在旁记录数据、调整方案。

他说,“当前,在医院的康复科、老年科、中医院、社康中心、养老院护理院等场景中,AI理疗机器人承担智能艾灸、智能理疗、智能诊断等多重任务,有效缓解了医护人员劳动负担过重、人员不足的问题。机器承担了80%的重复动作,但剩下的20%——比如情感沟通、个性化决策——才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

另一间培训教室里,视障人士小陈正在学习通过语音导航系统操作AI理疗机器人。砭石探头按照他说出的指令移动,精准定位模型上的“合谷穴”。他难掩自豪,“原来我只能做盲人按摩,现在感觉自己成了‘机器人教练’。”

“我们不是用机器抢饭碗,而是创造新饭碗。”德壹医疗的“康培就创”计划通过“康复+培训+就业+创业”等方式,帮助千余名残障人士回归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在商业场景中,AI理疗机器人更显颠覆性。价格上,传统理疗服务单价约三到五百元一次,而机器人将成本压缩到150元左右;服务上,医生通过分析机器人采集的肌肉张力、热成像等数据,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远程定制和调整服务方案。

人机协作的“良性循环”下,健康的温度与价值的边界被重新定义,这种“科技普惠”亦被复制到更广阔的场景。

中医“出海”搭上AI“快车”

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家中医诊所,玛利亚正缓缓躺下,尝试用AI艾灸机器人治疗困扰她五年的慢性腰痛。探头设备通过红外热成像扫描她的背部,0.3秒内锁定“命门穴”。艾炷一点燃,禁烟装置同步启动,屋内弥漫着淡淡药香却无一丝烟雾。玛利亚感到非常惊喜,“它比针灸更温和,热流好像在皮肤上跳舞!”

这台售价约3万欧元的机器人,已闯进欧洲、中东等地市场,成为海外“新网红”。

“用科技跨越文化鸿沟,是中医国际化的‘加速器’。”张春光透露,海外用户虽难理解“经络气血”理论,但对机器人提供的热疗、力控按摩等物理效果接受度很高。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回忆道,有些国家对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反向输出存在抵触,不仅加征40%关税、频繁开箱检查,更对数据安全提出质疑。

德壹以技术方案创新破局,推出全球首款端侧大模型AI具身理疗机器人,运用边缘计算技术,将用户数据完全本地化处理,严格契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标准,这才真正打开了国际市场的新局面。

今年,德壹医疗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关键拐点:1-4月营收接近2000万元,超过2024年总营收;在途订单突破1亿元,一跃成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家庭健康管理的“机器人时代”

立当下,看长远。在德壹医疗的五年规划中,一场“从专业医疗到家庭健康”的变革正在酝酿。

“未来,我们要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老中医级’服务,价格降到3万元以内。”张春光表示,未来还计划推出家庭版AI健康管家,集成理疗、健康监测、远程问诊等功能,能通过日常理疗数据生成家庭成员健康档案,并与社区医院建立联动。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府助推下,普惠科技正加速落地。据了解,宝安区政府主动牵线辖区中医院与德壹医疗,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AI理疗机器人的便利。

宝安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宝安通过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不仅畅通了服务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还强化了政策宣讲,有效打破了政企沟通壁垒,让企业在宝安“如获至宝”、持续增长。

从深圳实验室的机械臂,到欧洲诊所的艾灸烟;从破解残障人士就业难题,到改写中医出海逻辑,德壹医疗用科技向善编织着普惠健康的未来图景。

正如张春光所言,“这不是一场冰冷的替代,而是一场温暖的重构。”当具身智能遇上中医智慧,科技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正在悄然改写人类健康的未来。(龙飘飘)

相关推荐

杨凌示范区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达成互联网+医联体合作
杨凌示范区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达成互联网+医联体合作
重大喜讯!在4月29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杨凌示范区医院正式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署“互联网+医联体”帮扶协议,并获授牌。这标志着双方将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构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领域具有深厚底蕴。此次合作,杨凌示 [详细]
2025-04-29 19:21:00
GDP增长5.2%,解码深圳经济三重向“新”力
GDP增长5.2%,解码深圳经济三重向“新”力
4月28日,南方+客户端刊发文章《GDP增长5.2%,解码深圳经济三重向“新”力》,聚焦深圳一季度经济数据,探究深圳经济指标增长背后的发展态势。以下为全文→4月28日,深圳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深圳地区生产总值8950.49亿元,同比增长5.2%。经济运行数据映 [详细]
2025-04-29 16:26:00
如何让中医更好服务于民?浙江省中医院正探索特色创新之路
如何让中医更好服务于民?浙江省中医院正探索特色创新之路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斌 高俊4月26日,“2025第五届中国中医医院院长大会暨首届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论坛”在杭州召开,大会以“强中医、重专科、谋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以中医优势专科为突破口,翻开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浙江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始终走在创新前沿。”开幕式上,浙江 [详细]
2025-04-27 14:12:00
职业病目录增加到135种,今年8月1日起施行
职业病目录增加到135种,今年8月1日起施行
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有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增加到12大类135种职业病,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详细]
2025-04-26 11:33:00
美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对谋杀指控不认罪
美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对谋杀指控不认罪
当地时间4月25日,央视记者获悉,枪杀美国联合健康集团高管布莱恩·汤普森的嫌疑人路易吉·曼吉奥内对联邦谋杀指控不认罪。此前,联合健康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汤普森于2024年12月4日在纽约市前往曼哈顿中城参加投资者会议的途中遭枪杀。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她已指示代理美国检察官马修·波多 [详细]
2025-04-26 02:18:00
辽宁省开启《职业病防治法》 宣传周活动序幕
辽宁省开启《职业病防治法》 宣传周活动序幕
2025年4月25日-5月1日是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4月24日,省卫生健康委、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省疾控局、省总工会联合朝阳市政府,在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举办“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开启我省《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序幕。大连、营口、铁岭市有关部门,省 [详细]
2025-04-25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