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郏县茨芭镇上丁村两位老人在水沟桥头乘凉
7月30日,太阳还没落山,郏县茨芭镇干河、上丁两个村的村民,便三三两两地骑着电动车,来到汝州市焦村镇水沟村的水沟桥头纳凉、打牌、刷短视频、喷空。虽是夏天,但一阵阵清风吹过,还是令人感到惬意。
“冷啊,冷得发颤。”“咦,你别夸张了,俺几个光着脊梁也没感觉冷得发颤。”一个和孩子视频的大娘话音刚落地,一个打牌的老者便接腔反驳道,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
看着先后亮起的太阳能路灯数一数,从水沟桥南端郏县一侧,到北端汝州一侧,沿着道路和桥面东侧一溜儿装了7盏高杆太阳能路灯。加上状元沟自然村那边的3盏,7月17日前后那几天,水沟村一共装了10盏高杆太阳能路灯。
水沟村二组组长杨振保介绍说,夏天,水沟村人和郏县干河村、上丁村的人,尤其是老人都喜欢到水沟桥头纳凉、喷空,因为是县道,担心车多危险,有人就问了一句“能不能装些路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河南日报社派驻水沟村第一书记郭俊华立马行动,筹集资金在网上购买了10盏高杆太阳能路灯,货到后,又和村“两委”干部、村民一起动手,“栽”在了现在的位置上。
“大爷大娘,桥上人多,来来往往的车也不少,要注意安全啊!”7月30日19时许,郭俊华和杨振保来水沟桥附近查看交通安全情况时,提醒群众。
“比过去没灯好多了。”来自郏县上丁村的一位82岁老翁说,“以前没路灯,开车的晃着大灯过来,他们看不清,我们也看不清,现在有了路灯,安全多了。”
两地村民的开心,完全出乎郭俊华的意料:“前几天村里修路,也没见大家这么高兴。这几盏路灯,看来的确是他们需要的。”
太阳落山了,余晖映红了天际线。走到桥头北端,一位大娘拦住了郭俊华,“这些路灯安得好啊,还有前些时间修路,干了那么多好事,这几个桃和那个西瓜一定要带回去尝一尝。”大娘一边俯身往塑料袋里装桃子,一边连声拒绝问价钱的郭俊华。
眼瞅着没法付钱,郭俊华悄悄拿起大娘的支付二维码牌子,转身扫了又输入一个两位数,问杨振保:“够不够桃子和西瓜钱?”“只多不少!”听杨振保这样一说,郭俊华笑了。(张鸿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