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社区不仅是居民生活的物理空间,更是文化传承、情感联结的精神家园,郯城县郯城街道府东社区紧扣“一社区一品牌”建设要求,精心打造“郯睦书院”文化品牌,以“睦邻、乐学、共治”为核心理念,借助多元文化活动、专业服务队伍、共享资源网络,将文化活力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家门口的书院”成为凝聚人心、温暖邻里的幸福纽带。

郯城街道府东社区开展“雷力锋行 情满府东”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构建全龄友好的文化生态体系
府东社区聚焦居民需求,打造 “沂蒙小学堂”“幸福食堂”“青年之家”“晚霞美郯”“青春健康俱乐部” 等 10 余处特色功能室,精准锚定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三大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针对性开展分年龄段文化服务活动,实现全年龄段居民服务覆盖。
面向青少年群体,“沂蒙小学堂” 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天地。其中,“少年国学诵读班” 由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诵读《论语》《弟子规》等经典典籍,通过故事讲解、情景演绎等形式,让青少年直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习之余,“两人三足”“袋鼠跳” 等 “亲子互动” 游戏不时热闹开展,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童年乐趣。
针对中青年群体,“青年之家” 精准对接中青年群体职业发展与日常生活需求。一方面,专业讲师团队打造的 “职业技能培训课”,覆盖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短视频制作等热门领域,助力中青年提升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平台开设瑜伽、团体辅导等课程,帮助职场人士科学缓解工作压力、调整心理状态。
服务老年人群体的 “晚霞美郯” 功能室,围绕精神文化与健康需求开展系列暖心服务。社区戏曲爱好者自发组建的剧团,定期上演柳琴戏、京剧等经典选段,还会邀请专业戏曲演员现场指导,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 “戏曲盛宴”;健康服务方面,每月举办的 “健康养生堂” 座无虚席,社区联合卫生院医生,从中医食疗、慢性病防治等角度开展健康讲解,现场同步提供免费量血压、测血糖服务,深受老年居民好评。

府东社区志愿者指导孩子进行心肺复苏实操,传递急救知识与技能。
锻造专业多元的服务铁军
优质文化服务的落地,离不开高质量服务队伍的支撑。“郯睦书院” 创新采用 “专业引领 + 志愿补充” 模式,为各类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专业教师队伍是 “郯睦书院” 服务体系的 “主力军”。其中,郯城一中骨干教师团队覆盖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学科,依托深厚专业功底与丰富教学经验,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助力其提升学习能力;另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县中医院资深医生、县文化馆非遗传承人等行业专家学者入驻,分别为青少年解答成长困惑、为老年人普及疾病预防与养生知识、在社区传承传统技艺。
志愿服务队伍则是该书院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潍坊学院、临沂大学等周边高校的返乡大学生,利用假期在社区 “沂蒙小学堂” 为青少年辅导功课、开展趣味科普,以青春活力带动孩子们成长;社区组建了 50 余人 “郯睦志愿者队” ,这其中,“行知业校” 教师化身 “课业辅导员” 提供课后答疑;擅长缝纫的居民成立 “巧手工坊” 教授布偶、围裙制作;“双报到” 单位党员志愿者也结合自身特长与社区需求,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

志愿者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学生认真聆听。
构建多方联动的共建格局
“郯睦书院” 并非孤立空间,而是兼具开放性与协同性的服务平台。府东社区积极联动学校、企业、居民等多方力量,推动文化服务从 “单向输出” 升级为 “多方共创”,构建起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服务新格局。

郯城县“红动沂蒙 讲军旅故事”宣讲活动走进府东社区。
为夯实服务基础,府东社区深度挖掘社会资源,与周边企业、部门及社会组织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成功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在阵地建设上,联合辖区 “双报到” 单位打造 “1+N” 文化活动阵地,建成社区书屋、红色长廊等标志性场所,为居民提供多元文化活动空间;在青少年服务方面,携手希望美术、舞萌艺术等辖区教育机构开展公益课堂,免费开设舞蹈、绘画、书法等课程,有效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
此外,社区联合郯城一中组建 “校社共建讲师团”,覆盖语文、音乐、心理、体育、美术等学科,为辖区青少年打造 “趣味课堂 + 成长陪伴” 双重体验 —— 这些课程打破传统学科边界,让知识 “活” 起来,社区课堂也成为孩子们暑假最期待的 “第二教室”。作为 “行知业校” 首批试点,府东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以社区在职教师为骨干,围绕亲子沟通、习惯培养、心理健康等主题开展座谈会;同时定期组织阅读、绘画、音乐等艺术活动,邀请专业教师现场指导,将优质教育资源与专业服务精准送到居民家门口。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冰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