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基本面改善叠加流动性充裕 机构表示港股下半年或再创新高

时间:2025-06-18 08:26:00  0人浏览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截至6月17日收盘,恒生指数累计涨逾19%,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逾18%,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均上涨,涨幅最大的小米集团-W累计涨逾56%,总市值最大的腾讯控股累计涨逾24%,科技、红利、消费股均有所表现。

港股市场的亮眼表现离不开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市场,累计净流入超69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机构人士认为,外部扰动因素对港股基本面影响相对有限,企业盈利仍具韧性,南向资金或也将持续流入港股市场带来支撑。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带来港股业绩上修,叠加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和风险偏好的双重改善,走出创新高之旅。

恒生指数累计涨逾19%

今年一季度,在DeepSeek引领中国资产重估叙事的大背景下,港股表现全球领先,AI相关的科技硬件与互联网板块领涨港股市场。而受海外因素扰动,港股市场在4月一度出现明显回调,一季度领涨的科技硬件与互联网板块,出口链相关的如汽车与电子设备等板块回调明显。在恒生指数跌破20000点后,港股市场在急跌后展开反弹,之后随着外部扰动因素缓和,市场情绪持续修复,港股市场继续上涨,新消费与生物医药相关板块领涨港股市场。

截至6月17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19.54%、19.27%、18.44%,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行业板块中仅有能源业下跌0.29%,其他行业板块均上涨,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领涨市场,分别累计上涨46.99%、38.74%、27.16%,金融业累计涨逾21%。个股方面,恒生指数成分股中超七成股票上涨,周大福累计涨近90%,石药集团累计涨逾70%,翰森制药累计涨逾60%,中国生物制药、小米集团-W、网易-S均累计涨逾50%,京东健康、比亚迪股份、药明生物等多只股票均累计涨逾40%。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来的港股市场中,科技、创新药、新消费、大金融等板块均有亮眼表现,传统的公用事业、工业、必须性消费、地产建筑业等传统行业跑输恒生指数,结构性行情明显。个股也并非普涨,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今年以来全线上涨,平均涨幅达30.32%,涨幅最大的小米集团-W累计上涨56.52%,阿里巴巴-W累计上涨41.66%,腾讯控股、工商银行等累计涨幅均超20%,大市值股票批量大涨显著助推了港股市场上行。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居前的原因:一是估值修复,港股盈利小幅上修;二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南向资金在港股交易占比持续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0.67倍,相较年初的8.96倍有一定提升。

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

港股市场的上涨离不开增量资金的买入,而南向资金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最大的增量资金来源。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6933.73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其中,4月9日单日净流入355.86亿港元,创单日净流入纪录。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在港股交易占比持续提升。6月17日,南向资金成交额为1138.71亿港元,为当日港股市场成交额的五成以上。

从南向资金持仓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074.57亿股,持仓市值超过5万亿港元。行业方面,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达12721.23亿港元、10007.46亿港元、6965.38亿港元。此外,南向资金对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超4800亿港元,对医疗保健行业持仓市值超4200亿港元。个股方面,南向资金持仓腾讯控股超过5100亿港元,持仓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小米集团-W、工商银行均超2000亿港元,持仓阿里巴巴-W、中国海洋石油、汇丰控股、美团-W、中国银行均超1100亿港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近一个季度,南向资金加仓可选消费、金融、医疗保健行业金额居前,净买入金额分别为919.26亿港元、771.34亿港元、504.55亿港元。此外,南向资金加仓能源行业318.90亿港元,加仓通讯服务行业225.15亿港元。个股方面,近一个季度,美团-W、建设银行、阿里巴巴-W受到南向资金青睐,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为369.69亿港元、174.68亿港元、107.34亿港元。中国移动获南向资金加仓83.85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获南向资金加仓41.65亿港元,石药集团、泡泡玛特均获南向资金加仓超30亿港元。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内资活跃资金是2025年港股市场重要的增量驱动力,主题投资、新股追捧与次新股炒作等A股投资策略向港股蔓延,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等长期配置型资金仍是买入港股的重要力量。

“在港股交投仍处高位、外部扰动因素缓和、AI动能持续的背景下,预计南向资金在下半年仍将持续增配港股市场。”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徐广鸿认为,测算沪深港通主动管理基金增持港股的空间上限尚有3394亿元,有超75%的增持空间。除南向资金外,在政策催化背景下,外储或也成为港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港股市场将震荡向上

对于港股市场,徐广鸿认为,外部扰动因素对港股基本面影响相对有限,企业盈利仍具韧性;而在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的背景下,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南向资金或也将持续流入港股市场带来支撑。考虑到外部扰动因素不确定性尚存,三季度港股或呈震荡向上的趋势。四季度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加码带来港股业绩上修的契机,AI产业催化的落地重塑科技板块估值,叠加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港股或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

“香港股市的稀缺性资产正成为支撑市场走强的关键支柱。”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表示,港股市场聚集了一批稀缺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港股软件服务及传媒等下游软件和内容端行业总市值占比为56%。在基本面和资金面支撑下,低估的港股互联网龙头股仍有估值抬升潜力。当前港股互联网龙头股估值并不算高,盈利高增以及资金面改善催化下,相对低估的港股互联网龙头股有望继续向上。港股稀缺性资产与当前产业周期更相关,下半年港股上行趋势或持续。

“2025年下半年风雨之后见彩虹,港股将震荡向上。”张忆东表示,在中国经济充分消化了关税影响之后,随着中国经济政策效果显现,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和风险偏好的双重改善,走出创新高之旅。

就下半年港股市场投资机会而言,徐广鸿建议关注:第一,受益AI产业催化的科技巨头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板块;第二,“创新+医保+出海”催化的创新药板块;第三,技术进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费新方向;第四,强β属性的非银金融,尤其是保险;第五,优质的高股息资产仍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关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第六,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也将催化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

张忆东建议关注科技和新消费方向。同时,黄金和军工板块是全球秩序重构时代的战略性资产,值得关注。此外,新股和次新股的机会也值得关注,新兴成长的科技公司、新消费品牌及先进制造企业赴港上市潮正持续升温。

相关推荐

2025年版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发布
2025年版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发布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邱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12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据了解,此次目录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产业领域人才发展需求,突出畅通技 [详细]
2025-09-14 04:00:00
新车密集登场 购车补贴加码 “金九银十”销售季车市有望迎亮眼表现
新车密集登场 购车补贴加码 “金九银十”销售季车市有望迎亮眼表现
进入9月,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拉开帷幕。预计本月超20款新车将扎堆亮相,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各大品牌蓄势待发,准备在下半年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车密集上市的同时,购车补贴政策也在加码升级。双重利好之下,车市将呈现出哪些新趋势?从过往经验来看,每年的“金九银十”,也就是九月和十 [详细]
2025-09-08 16:28:00
芯片日渐趋同,iPad与Mac双向奔赴:求同存异才是终局?
芯片日渐趋同,iPad与Mac双向奔赴:求同存异才是终局?
在 iPad 上运行 macOS,终于燃起希望了?前段时间,有网友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成功在一台老款 iPhone 上运行了 macOS 系统。平心而论,就运行效果来说,这一操作并没有任何使用意义。但在很多人看来,相比于在 iPhone 上运行 macOS 这件事情,此次尝试还有更深层的意义:既然 [详细]
2025-09-02 13:45:00
香港恒生指数高开0.39%报25095.45点
香港恒生指数高开0.39%报25095.45点
观点网讯:8月29日,香港恒生指数高开0.39%,报25095.45点;恒生科技指数同步上扬0.80%。个股方面,携程集团高开逾5%,海尔智家涨超3%,理想汽车涨2.9%;华虹半导体低开3.6%,腾讯音乐跌2.5%。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详细]
2025-08-29 14:13:00
有史以来,力度最大!山西为低级别古建“开”出一条“生路”|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①
有史以来,力度最大!山西为低级别古建“开”出一条“生路”|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①
▲修缮后的沁县永寿寺▲修缮前的沁县永寿寺巍巍太行,汤汤汾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华夏文明基因代代相传。8月22日,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仪式现场,正式发布了全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这些案例集中展示了我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 [详细]
2025-08-27 16:58:00
完善机制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完善机制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4年来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81亿吨,累计成交额467.84亿元,已成为全球碳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凸显了碳市 [详细]
2025-08-26 0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