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传递出“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鲜明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把“敢担当、善作为”刻进骨子里、融入行动中,成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底色。
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岗位赋予的责任关乎发展。担当作为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面对发展所需的迫切、群众所盼的热切,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主动亮出“敢于担当”的锐气、拿出“善于作为”的本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恪尽职守,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迎难而上,方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不负人民群众的殷殷期待。
鼓励“敢担当、善作为”,首要在树牢“实干为要”的鲜明导向。《措施》打破“隐性台阶”,明确提出“按实绩选‘四个一批’”,“职级晋升向基层倾斜”,让实干者有位、有为者有光。正是市委释放清晰信号:干部的价值在实干,进步靠实绩。干部的价值,不在空谈中彰显,而在实干中沉淀;进步的阶梯,不靠资历铺就,全凭实绩丈量。唯有“把自己交给工作”,在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勇挑重担,在项目建设的攻坚现场破解瓶颈,在产业升级的转型关口敢闯敢试,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一线主动作为,才能真正实现“干得好就升得顺”。这一 导向,为干部指明奋斗坐标,也让“想作为”者更有“踏实干”的底气。
鼓励“敢担当、善作为”,关键在搭建“赋能提效”的广阔平台。“揭榜挂帅”直面难题、“一线墩苗”锤炼真功、“专题辅导”补强本领……《措施》精心搭建的干事创业“主战场”,为干部成长成才提供了沃土。从选派干部到经济建设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到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解困惑、强素养,再到让“一把手”走上讲台分享攻坚经验传方法、授秘诀,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本领恐慌不会干”的痛点。这既是为干部“充电赋能”的“加油站”,更是推动“干中学、学中干”的“练兵场”,助力广大干部在实践中练就担当的“宽肩膀”、磨砺善为的“真本事”。
鼓励“敢担当、善作为”,核心在营造“严管厚爱”的浓厚生态。“负面清单”剑指“躺平”,让“庸者下”成为常态,是对不作为、慢作为者的坚决“亮剑”;容错免责卸下包袱、澄清正名消除顾虑,是为担当者、实干者的坚定“撑腰”。严管与厚爱交织,约束与激励并重:既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让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又送上暖心鼓劲的“温度”,让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当干部能安心“把进步交给组织、把评价交给群众”,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便能迸发出“头拱地、往前冲”的干事劲头,在岗位上挥洒激情、建功立业。
作风彰显担当,实干成就未来。当前,咸宁正处在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锻造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厚植奋发争先的干事氛围。让我们以《措施》出台为新的起点,推动广大干部将“敢担当、善作为”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实干答卷,为咸宁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王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