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报记者 弓盛舟 实习记者 李志飞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河北肥乡区东漳堡镇南赵村的菊花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东漳堡镇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菊花种植,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东漳堡镇地处河北肥乡区东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菊花的生长。2016年,当地政府开始引导农民种植菊花,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的菊花种植基地。目前,东漳堡镇菊花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菊花产业的兴起,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通过提供种子补贴、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措施,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还积极推动菊花深加工,开发出菊花茶、菊花酱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菊花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东漳堡镇菊花种植基地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左右。
东漳堡镇的菊花种植户门存领告诉记者:“2016年,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开始种植菊花。通过几年的努力,门存领不仅成功脱贫,还建起了自己的家庭农场,成为当地知名的菊花种植大户。以前种玉米、小麦,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菊花,收入翻了好几番,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门存岭满怀感激地说。
菊花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东漳堡镇的经济实力,还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乡村文化的繁荣。近年来,东漳堡镇投资数百万元,修建了多条通往菊花种植基地的现代化道路,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同时,还建设了多个菊花主题公园和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东漳堡镇还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每年举办的菊花文化节,不仅展示了菊花种植的成果,还弘扬了菊花文化,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东漳堡镇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还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东漳堡镇党委书记张澎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菊花产业,共同推动东漳堡镇的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台阶。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东漳堡镇的菊花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