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LABUBU突然补货,黄牛报价“雪崩”;专家点评:玩偶不应被裹挟为“投机品”

时间:2025-06-19 17:50:00  0人浏览

近期,LABUBU现象级爆火,99元的产品最高被黄牛炒至5000元。6月18日晚,在国内各渠道断货的LABUBU无预告式突袭上架“大量补货”,此举虽致黄牛报价“雪崩”、部分粉丝圆梦,但“不限购”策略仍引发质疑——为何真心玩家依旧一盒难求?官方未做回复。


>>前传——
“黄牛围城”99元盲盒最高炒至5000元
工厂称供小于求,产量成最大挑战


据媒体报道,6月12日上午10点,上海泡泡玛特门店外,大量年轻人在排队等候——只需支付0.01元购买明信片即可预约入场。然而预约通道开启瞬间,所有名额显示“秒罄”。二手平台上,这张明信片已被标价500元转卖。


这并非孤例。近一个月来,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在全球掀起抢购风。原价99元的搪胶毛绒挂件被炒至200元以上;599元的VANS联名款在二手市场突破3万元;而99元的隐藏款溢价普遍超过千元。在陕西西安,一位资深玩家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透露:“黄牛10分钟就能扫光全市门店现货,原价99元的隐藏款最高被炒到了5000元。”
“黄牛和商场的人勾结,实际已提前进入。商场开门时,他们直接站在货架前扫货。”西安一位潮玩行业从业者向记者揭露了背后的操作链条。他对比了其他著名品牌的做法:在西安万象城某知名品牌门店“每人限购2件、停留不超5分钟”的规定,从源头遏制囤货。“但泡泡玛特缺乏有效限购,黄牛能一次性买走整箱货品,普通玩家毫无机会。”


这种“掠夺式抢购”引发一些消费者不满。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泡泡玛特不如成立黄牛部!普通人根本买不到!”更有消费者质疑品牌方与黄牛存在合作:“直播间突袭放货全是黄牛锁单,你们咋不让黄牛直接去仓库拉货?”


面对质疑,泡泡玛特将缺货归因于产能瓶颈。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从春节起就紧急扩充产能,但需求远超预期。首席运营官司德在3月财报会上承认,毛绒产品需求增速“远超正常水平”,是公司最大挑战。
6月16日、6月17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多次以消费者的身份联系泡泡玛特,询问正常渠道LABUBU一货难求,而黄牛市场却“狮子大开口”一事。工作人员称,已注意到此类现象,市场部正在研判应对方案。


>>扬名——
普通玩偶咋现象级爆火?
明星带货、低价的情绪价值是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泡泡玛特在韩国首尔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2023年9月,泡泡玛特在泰国开设线下门店,单日销售额破200万元,泰国政府甚至授予LABUBU“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
2024年,明星Lisa在Instagram平台(粉丝超1亿)多次展示LABUBU挂饰,带动东南亚抢购潮。随后蕾哈娜、Dua Lipa等国际巨星跟进,使其成为欧美“包挂文化”的潮流符号。在欧美市场,泡泡玛特与迪士尼、哈利波特等国际知名IP联名,在法国卢浮宫首店开业之际,泡泡玛特推出了LABUBU与世界名画结合的衍生品。
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99元的定价本是经济下行期的“快乐补偿”。“盲盒的本质是惊喜,在收入缩水的情况下,‘口红经济’便成了消费者获得心理满足感的重要方式——用较便宜的价格就能买到奢侈品。可当隐藏款被炒到5000元,这份快乐就变质了——同样的钱我获得不了快乐,那我为什么不买黄金?”西安一位LABUBU爱好者表示。
业内人士剖析了这种心理替代:当经济压力增大,廉价娱乐成为情绪出口。泡泡玛特精准抓住了需求,但明星带货让商品增添了“潮流”的属性,一些年轻人开始跟风购买,也让市场看到所谓金融化的可能,“黄牛的涌入和抬价,让LABUBU已成‘塑料茅台’,这很危险。”上述从业者警告,“就像当年AJ球鞋被炒至天价,最终伤害的是品牌根基。”
有经济学家指出,当潮玩脱离消费本质成为伪金融产品,泡沫破裂将引发连锁反应。LABUBU的狂欢终会降温,但留给行业的课题是: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间找到平衡点?当99元买不到简单的快乐,年轻人还会为泡沫买单吗?


>>现状——
消费者:有人抢到24个LABUBU,有人还是买不到货
黄牛:从“塑料茅台”到“烫手山芋”



据公开资料显示,泡泡玛特股价曾在2024年初至2025年3月间经历惊人上涨,累计涨幅高达11倍(3月以来涨100%),整体收入激增165%,海外市场更是疯涨480%。然而,6月17日其股价大幅下挫,收盘下跌6.04%,市值蒸发约223亿港元。
正当市场错愕之际,泡泡玛特于6月18日晚突然宣布“王炸”举措——全球同步开启LABUBU 3.0线上预售,全渠道投放量高达400万盒。此举早有预兆:此前原价仅99元的LABUBU隐藏款挂饰被炒至7800元,78倍的惊人溢价催生了灰色产业链,甚至在韩国引发抢购冲突导致线下销售暂停,欧美门店也被迫改为抽签制。泡泡玛特内部人士向媒体明确表示:“此次预售就是要让真心喜爱的人买到,不是给投机者囤货。”
预售效果立竿见影。6月19日,国内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用户发文庆祝成功原价购入LABUBU,甚至有网友晒图称在官方直播间抢到24个。然而,与消费者的欣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牛市场的“雪崩”。预售开启仅两小时,黄牛社群的报价便大幅跳水:整盒盲盒回收价从之前的1500-2800元骤降至650-800元,隐藏款单品也从250元跌至百元边缘。黄牛们陷入恐慌,社群里充斥着“回收价腰斩!整盒700元急收!”和“再不抛就烂手里了!”的喊声,有黄牛挂出的1200元预售订单整夜无人问津。
尽管预售规模巨大,但仍有大量网友质疑泡泡玛特为何不实施购买数量限制。他们认为,即使如此补货,“很多真正喜欢LABUBU的人还是买不到”,黄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6月1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西安多家泡泡玛特线下店证实,多家门店均称不直接售卖LABUBU 3.0,仅提供线上订单取货服务(部分商场自动售卖机偶有补货)。下午2时许,记者联系泡泡玛特官方客服询问,在已知黄牛泛滥的情况下,大规模补货却仍不限购,是否仍属“饥饿营销”?泡泡玛特官方未予回复。



>>专家点评——
“需求激增+供应滞后+投机资本”三重失衡
玩偶不应被资本裹挟为“投机品”


资深金融界人士、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LABUBU补货本质是“需求激增+供应滞后+投机资本” 三重失衡的缩影,消费者抢购24个的行为已超出正常收藏需求,实质是散户化投机。品牌方若真为打击黄牛,应动态设置单人限购阈值(如首日限1个/人),而非用400万盒的‘大水漫灌’制造新不公。
“当商品存在短期刚性供给缺口(如LABUBU工艺复杂、产能不足),而需求因明星效应爆发式增长时,价格双轨制便自然形成——官方定价与黑市价差即是黄牛的套利空间。”柏文喜表示,黄牛本质是市场出清机制失效的产物,其暴利(78倍溢价)源于品牌方对二级市场定价权的主动放弃。” 不限购=变相鼓励囤积,补货仍不限购,等同于纵容资本化操作。”
柏文喜表示,黄牛崩盘虽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信号,但品牌方若持续将 “稀缺性” 作为核心商业模式,终将重蹈Bearbrick式泡沫覆辙。当潮玩脱离情感联结的本质,沦为所谓金融投机标的,年轻人的逃离只是时间问题——泡沫狂欢后,唯有回归消费品本质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
柏文喜直言,“更危险的是,年轻人开始用‘买黄金’对比潮玩——说明商品正丧失情绪价值属性,沦为投机标的。”而当接盘者消失,流动性将会瞬间枯竭——现在黄牛‘700元急抛无人问津’即是前兆。消费者质疑‘品牌与黄牛勾结’虽无实证,但反映信任危机已形成。当普通玩家认为‘官方渠道永远抢不到’,就会转向仿品(当前高仿破解率超45%)或彻底弃坑,最终损伤行业根基。”柏文喜指出,治愈之道唯有打破‘金融化幻觉’ ,让LABUBU重新成为工艺品,而非投机客的筹码。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煜鑫
编辑 刘梦雨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

相关推荐

西藏两市最新消费券来啦!
西藏两市最新消费券来啦!
2为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特举办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昌都市专题促消费活动季暨“幸福昌都·惠享生活”盛夏嗨购主题消费季之夜市经济促消费活动,现将活动通知如下:一、主办单 [详细]
2025-07-28 11:23:00
“买家秀”竟出自卖家之手?虚假好评让购物如“雾里看花”!
“买家秀”竟出自卖家之手?虚假好评让购物如“雾里看花”!
“不仅‘卖家秀’,现在连‘买家秀’都不敢信了。”7月25日,来自北京的秦女士对记者感慨道。她表示,以前上网买衣服,商品的评论区是最重要的参考,而现在,很多评论区都是清一色的好评,买回来的实物却“惨不忍睹”。记者采访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源于部分商家“自导自演”,以虚假好评诱导消费者下单。例如,在 [详细]
2025-07-28 10:38:00
【国防有我】烟台:沉浸式红色体验 助力暑期国防教育
【国防有我】烟台:沉浸式红色体验 助力暑期国防教育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8日讯 在栖霞市官道镇杨树泊村,大家正在演唱的是抗战时期流传在胶东的民谣歌曲《我们都是儿童团》。杨树泊村是英雄史春英的老家,通过阅读推广人的阅读分享,同学们了解了史春英在抗战时期的革命故事,排演原创红色小戏《跨越时空的对话——致敬史春英》,用沉浸式表演的形式再现烽火岁月。闪电新 [详细]
2025-07-28 10:06:00
夏天怎么穿更凉快?可以多穿红色衣
夏天怎么穿更凉快?可以多穿红色衣
不少人有个共识:夏天越来越热了,连家里从前只开电扇的老人、长辈,现在也忙不迭开启了空调,家家都一样。不过,在“外出时如何防热”这个话题上,大家却很难达成一致。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随季节和气温增减衣服:冬天多穿,夏天当然要少穿;有人则把自己牢牢地包裹在防晒衣中,全身上只露个眼睛。而疑问也就来了:穿这么 [详细]
2025-07-16 09:24:00
2.5元/杯,很多人买,天热离不开!今年突然又火了,有人很疑惑……
2.5元/杯,很多人买,天热离不开!今年突然又火了,有人很疑惑……
炎炎夏日,雪糕、冷饮等消暑利器走红还记得去年夏天大火的冰杯吗?随着气温升高,它又回来了。冰杯又“火”回来了最近,消暑神器冰杯又成为了许多市民购物车里的“宠儿”单品。便利店、超市、外卖平台上,冰杯都被摆在冷柜显眼位置上,有的门店月售200+。在盒马APP的棒冰回购榜上,2.5元/杯的160g食用冰杯蝉 [详细]
2025-07-16 03:30:00
让适当的消费者买适当的金融产品
让适当的消费者买适当的金融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金融市场划出了一条清晰的“适当性”红线。这不仅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升级,更彰显了金融管理部门以规则完善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适当性管理是当前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核心就是让“适当的消费者购买适当的产品 [详细]
2025-07-15 06:39:00